“廢液硫氰酸鈉超標,再這樣下去,不但不能去除雜質,還影響外排,怎么辦?”6月7日,大慶石化腈綸廠回收車間自控崗員工看著超級凈化裝置化驗結果,有些不知所措。
技術員劉忠恩認真查看壓力、溫度、進料、出料等指標,發現是因為酸洗時進酸量不足導致膜清洗效果不好。他調節了酸計量泵流量,杜絕了廢液硫氰酸鈉超標現象。
腈綸生產所用的硫氰酸鈉溶液含有大量有機雜質。除雜凈化效果是影響腈綸生產及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今年35歲的劉忠恩是腈綸廠的除雜專家。
超級凈化裝置是回收車間2010年投用的除雜裝置。2012年,由于膜組件使用時間超過設計期限,膜組件納濾效果下降,裝置除雜能力降低。膜組件價格昂貴,定期更換困難。
劉忠恩密切跟蹤、記錄凈化裝置運行工藝參數。經過反復試驗,他提出采取建倒料流道、移位單袋濾器、補加放凈點、加裝酸堿洗報警系統等9項措施,對裝置進行大膽改進。裝置優化后,日處理量由70立方米提高到80立方米,廢液硫氰酸鈉濃度由6%降到5%,膜組件使用周期延長一年,年可節約材料費16萬元。同時,倒料流道和酸堿洗報警系統的投用,有效降低了崗位員工勞動強度。
為少產廢液、多出優質溶劑,劉忠恩大膽改變PLC控制面板的進料量、凈化量、透析點、總處理量四個設定值的組態,并將原為整數的優化透析點、凈化量等參數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參數設定的優化,使過程控制更精確,每批次廢液量由7立方米減至6立方米,節省了大量用水,每年可增收45萬元。
真空轉鼓過濾機每天產生廢硅藻土約1.5噸,其中含有5%的硫氰酸鈉。為解決這個問題,劉忠恩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通過穩定控制參數、調節冷卻稀料用量、回收竄料的冷凝液等,提高了蒸發線處理能力,硫氰酸鈉單耗大幅降低,提高了經濟效益。他據此發表的論文《降低回收裝置硫氰酸鈉單耗》獲黑龍江省QC成果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