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民(右)在鉆臺上研究工作。記者丁偉攝
在中國石油工業史上,有一支英雄的鉆井隊——大慶油田1205隊。這個隊的第一任隊長就是20世紀“百年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鐵人王進喜。
然而,在1205鉆井隊建隊50周年前夕,第十八任隊長的位置竟然一時無人敢接。隊長人選的難以確定預示著新時期的起點。05隊最終產生的第十八任隊長叫李新民。
接任鐵人隊第十八任隊長,擔起沉甸甸的歷史責任
2003年3月2日,李新民就任1205隊第十八任隊長。從此,他肩上就多了一份壓力和責任。
李新民接任隊長前,組織上先后找過三個后備人選正式談話,但都被以“個人能力不夠”為由而謝絕了。組織上找李新民談話時,起初他也感到突然和為難。1990年從大慶石油學校畢業被分配到1205隊的李新民,從場地工、大鉗工、技術員、副隊長干到隊黨支部書記,李新民一直沒離開05隊。他最清楚05隊隊長的擔子有多重。
最后一次談話,兩位領導別的話沒多說,直接拉上他:“走,到榮譽室看看去。”
1205隊是大慶油田會戰傳統教育基地、中國石油“企業精神教育基地”。榮譽室是1205隊的隊史館,那里面的樁樁件件都是物化了的鐵人精神。聽說要上榮譽室,李新民臉紅了,眼圈紅了。他在05隊當了6年黨支部書記,每年都帶領新工人在這里講光榮隊史,也無數次陪外來參觀者進榮譽室。在榮譽室里,李新民驀地想起鐵人老隊長當年的“左膀右臂”戴祝文跟他的一次談話。
那是一年前的2月26日,農歷正月十五,1205隊一名24歲的大鉗工突然被公安局當成殺人“逃犯”抓走了。李新民火速趕到公安局,一進門就撥開阻攔的人:“我要見你們局長和政委!”“我是誰?我是1205鉆井隊黨支部書記!”1205隊這個牌子讓值班人員退縮了。
原來當時公安人員著便衣在市區追查一個殺人疑犯,一名便衣沒看清,誤抓了這名大鉗工。一場虛驚使李新民認識到,1205鉆井隊這個“牌子”還是很管用的。
但沒想到的是,戴祝文聽說這事后,打電話約李新民“面談”。那時戴祝文老人正在病中。老人跟李新民說:“05隊這個名字不是用來嚇唬人的金字招牌,而是責任的象征,是鐵人精神的象征。任何人都不能把05隊當招牌來打,要把老隊長的精神永遠傳下去。”戴祝文聲音輕微,卻讓李新民羞愧。一年后,老會戰戴祝文去世。這次“面談”成為鐵人戰友、老1205隊隊員的“遺囑”。
“榮譽室首先是教育05隊人的,教育自己的,傳承鐵人精神在我們這一代不能成為空話,這個隊長再難我也要干!”
自李新民接任1205隊隊長職務后,溫家寶、賈慶林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到1205鉆井隊考察。溫家寶總理的囑托,指明了在市場經濟時代石油隊伍的前進方向:“我們要把鐵人精神一代代傳下去。把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發揚光大,把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一代代保持下去。”
率先推出“綠色鉆井”理念,讓“為油田負責一輩子”精神結出新的碩果
“老隊長活在今天會怎么辦?”遇到新問題,新時期的05隊人都習慣這樣問一句。李新民也一樣。
2004年2月,1205鉆井隊鉆井總進尺在全國率先突破200萬米大關。剛當了不到一年隊長的李新民沒讓大肆宣傳。他說,200萬米是以鐵人老隊長為代表的幾代05隊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我這個新隊長只能是對照老隊長找差距。
這年5月,1205鉆井隊在大慶薩北地區打井,當時正值大慶全局鉆井隊伍舉行勞動競賽。“鐵人隊打慢了就會丟人。”全隊人都是一樣的心思。鉆完這口井趕那口井,環境保護忘了,井場沒有及時收拾。李新民從北京開會回來時,隊里這樣連續打了10多口井。
“老隊長活在今天會怎么辦?他會聽任土地受污染?”李新民看見地上的油污,想起鐵人老隊長當年組織回收隊的故事。他什么也沒說,帶領倒班工人將10多口井一口一口地進行清理。事后,李新民在隊上作了檢討。他沒有批評別人,而是用國內外打井污染環境的沉痛事例啟發大家。他說:“鉆井人的科學發展觀就是每件事、每米進尺都要圍繞安全、環保去做。”
從此,1205隊在大慶率先推出“綠色鉆井”服務理念,實現了“兩不落一保持”的綠色承諾,即保證油污不落地、泥漿不落地,保持施工前后井場和駐地的原貌不改變。在鉆井時,泥漿池都要用塑料布鋪好,防止鉆井液滲透;在井場、駐地實行袋裝垃圾,做到“走一處,凈一處”,污染井場的事再也沒有發生過。05隊不僅受到甲方的高度評價和當地群眾的贊揚,也成為甲方的免檢單位。
為使職工牢固樹立“為油田產能建設負責一輩子”的精品意識,提高質量管理水平,李新民帶領井隊嚴格按照ISO9002質量標準,全面落實目標責任制。每次開鉆前,他總是根據地質情況和鉆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認真組織干部職工學習“單井施工作業指導書”。施工中,他根據生產中的不同情況,班班組織制定技術措施及應急預案,并推行實施泥漿大班全天駐井制、副司鉆坐崗制,及時把好開鉆前、打開油層前、完鉆電測前和固井前四道泥漿處理關,做到勤觀察、勤測量、勤維護,從而使質量得到有效保證。
擔任隊長以來,他帶領1205隊繼續創出井身質量和固井質量合格率均達100%的好成績,成本節余也年年位于公司鉆井隊前列。2003年10月,1205隊通過HSE和IS09002國際認證,獲得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甲級鉆井隊資格,拿到了進軍國內外鉆井市場的“通行證”。
走出國門逐鹿海外,圓了鐵人老隊長的世紀夢想
當中國石油集團提出建設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集團目標之時,李新民和1205隊鉆工的心也動了。鐵人老隊長曾說過,我們要有遠大的胸懷,要放眼世界。替老隊長圓夢成了1205隊人的心愿。
到國外打井,就得從頭學起。
2003年3月,李新民上任伊始,1205隊便建立了自己的“青工崗位技校”,文化理論課堂設在隊榮譽室旁的會議室。他親任授課教師,申冠、盛文革兩位前任隊長也來指導大家學習前沿鉆井技術、涉外承包等知識。這里的課堂從此晝夜都有攻讀的身影。
一日一題,一周一練,一月一考,一季一賽,一批“本崗精、多崗通、全崗能”的技術能手在“崗位交叉、技能升級”的達標競賽中誕生。團中央就此專門在1205隊召開“青工崗位技校”經驗交流會。
“學習就是為了掌握新技術、新工藝,解決生產中遇到的難題。”3年多來,他和革新小組創新實踐,解決了20個生產難題。
2003年4月,大慶油田南1—32—斜242井施工。由于施工難度大,進展慢,李新民仔細比較每段進尺的技術參數,發現井眼軌跡不穩定。他和技術人員研究后,建議調整技術方案,并采用泥漿脈沖隨鉆測斜儀控制井眼軌跡。他利用計算機對定向井的相關數據進行認真處理,確保了上百組數據無一差錯。定向一次成功。甲方人員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之中。李新民則看得更遠:“重要的是將來到國外打井,我們就多了一套拳腳!”
2003年5月,1205鉆井隊安裝全公司第一部變頻鉆機,李新民帶領大家按圖紙邊琢磨邊操作。他在井隊連續工作一個多月,多日見不到他身影的妻子領著兒子來到井場看他。他只是利用午休時間領著妻兒到附近商場買些吃的,就打發他們回家了。
為了能夠成功打入國外市場,2005年3月,李新民和05隊33名隊友到油田高級人才培訓中心進行3個月的全封閉式學習。學習期間,他定下一條“鐵規”——不管是在教室還是宿舍,見面必須說英語。經過不懈努力,所有人員全部通過英語900句、HSE和IADC井控培訓,人人能用英語填寫生產報表。李新民還以優異的成績通過集團公司的“小托福”考試。之后,為盡快學習深井鉆井技術,他帶領隊友到鉆井一公司拜師學藝。8月,他帶隊到天津高標準、高質量、高速度組裝了新型鉆機,順利通過國際鉆機檢測公司Modspec的驗收。9月回到大慶油田安裝調試ZJ40DBS鉆機,成功打出2306米的調整井。
這年11月,中標蘇丹3/7區塊,標志著1205鉆井隊成功闖入國際鉆井市場。
今年2月,李新民帶領海外項目組正式開赴蘇丹油田。這是1205鉆井隊從上個世紀50年代建隊以來首次走出國門打井,實現了鐵人老隊長走向世界的愿望。
用鐵人精神融魂鑄魄,成為永遠前進的不竭動力
鉆工們今天已告別剎把,住進賓館化的空調營房。時代的進步并沒有使大自然天遂人愿,反倒使長年奮戰荒原的鉆工們有了巨大的心理反差。同樣是年輕人,別人花前月下,依偎私語,鉆工卻野外作業、遠離親人。
當代鉆工首先需要犧牲的是自我,需要戰勝的也是自我。在這個戰勝自我的過程中,李新民帶領1205隊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鐵人老隊長的形象伴隨1205隊今年年初走進了非洲。稍有不同的是,1205隊隊名前冠有兩個英語字母:G、W。李新民在越洋電話中告訴記者,“這是‘長城’的英文縮寫。我和隊友也私下理解為‘1205隊代表中國’。”而李新民的頭銜也不再叫“隊長”,而是“GW1205海外項目經理”。
稱呼的改變能促進思想觀念的更新,但改變不了骨子里的鐵人魂。這種生生不息的鐵人精神,成為1205隊不斷攻堅啃硬的動力。
今年2月21日,GW1205隊抵達蘇丹首都喀土穆,3月9日到蘇丹港清關。在運輸車輛不足的情況下,為了趕在雨季到來之前開鉆,34名GW1205人也人拉肩扛裝卸,“是在機械化作業不能顧及的環節上,我們先研究了安全防范問題。比同類鉆機清關少用兩周時間。”李新民說,“除了安全和時間,我們沒有想別的。”
因為只有05隊人知道,鐵人老隊長的形象幾十年來一直在自己心中。每當相似的困境和危難出現時,05隊的人就會不假思索地像老隊長那樣去做。李新民更是這樣,當隊長3年多來,每年守在井上的天數不少于270天,每年有2800多個小時跟班作業。
為了早日開鉆,李新民帶領33名隊友夜以繼日安裝調試。經過17天的艱苦奮戰,設備、資料、人員管理全部通過甲方檢測,達到API國際標準,獲得施工許可。
在現場驗收設備的甲方監督向李新民豎起了大拇指,說:“你們的管理水平NO.1!你們的吃苦精神NO.1!”
2006年4月13日,GW1205隊到蘇丹的第一口井正式開鉆。4月正是蘇丹最熱的季節,白天平均氣溫在45至50攝氏度。安裝設備階段,李新民與大伙兒一道,每天要在高溫下工作14個小時以上,每人每天要喝下至少17瓶礦泉水,并且不必排尿,身體的水分都從汗腺蒸發了。不管多熱的天,大伙兒都把捂得嚴嚴實實,為的是防止水分過度蒸發。打第一口井時,當地將進入雨季,如不及時撤出,設備就要被困在一片沼澤中。甲方的意見是:一個月內如果不能完鉆,最好放棄這口井,先搬到安全的地方。但李新民和隊友們不甘心,因為設備剛安裝調試合格,搬到別的地方,就要浪費不少時間。
干!他們每天從早晨6點一直干到晚上10點多。4月初的蘇丹熱得像桑拿房,而當地一種蟲子如在人身上爬過,所到之處就會起水泡。他們雖有防備,但手和脖子還是常常受到攻擊,十分痛苦。
“不發揚鐵人精神,在國內不行,在國外也不行!”李新民同大伙兒齊心協力,趕在雨季到來之前,交出了走出國門的第一口井。交井時,甲方連聲說:“了不起!”
4月29日,1205鉆井隊僅用17天就成功交出第一口優質探井。
交井這天,望著鉆塔上高高飄揚的國旗和隊旗,李新民似乎看到,1966年1205隊年進尺突破10萬米大關,超過了當時美國的“王牌”鉆井隊和蘇聯的格林尼亞“功勛”鉆井隊。如今,1205隊登上國際舞臺,為祖國爭光,為鐵人爭氣,為企業爭效。到11月13日,李新民率隊在海外7個月交井9口、進尺1.695萬米。
20世紀,1205鉆井隊被譽為鋼鐵鉆井隊;21世紀,1205鉆井隊被樹為中國石油百面紅旗。李新民帶領1205隊榮獲“全國青年文明號”單位、全國青年文明號“十年成就獎”等稱號。李新民榮獲集團公司“十大杰出青年”、中央企業勞動模范、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李新民和1205隊的將士一樣自豪。自建隊以來,1205隊累計交井1714口、總進尺214萬米,相當于鉆透242座珠穆朗瑪峰。這是1205隊的新高度,也是鐵人精神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