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這句廣告語道出了人們對于快充,甚至秒充電池的迫切需求。東華大學教授朱美芳、廖耀祖合作團隊和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教授阿納托馬斯課題組制備新型電極材料,讓兼具快速充放電和大儲能量的超級電容器成為可能,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先進材料》。
超級電容器作為一種新型的綠色儲能方式,與傳統鉛蓄電池甚至市場上流行的鋰電池相比,具有充放電速度快、綠色無污染、能量密度大以及循環穩定性好等優點。
廖耀祖表示,要提高超級電容器的綜合性能,關鍵在于尋找合適的電極材料發揮兩者的協同效應??蒲袌F隊提出Buchwald-Hartwig交叉偶聯方法,制備主鏈含氮、側基含氧的氨基蒽醌多孔共軛聚合物,在保證快速充放電的同時提高電極的可存儲電量;利用多孔共軛聚合物骨架自身具備的孔道結構,促進電解質的傳輸,避免電極材料的溶脹和收縮。
實驗結果顯示,三電極超級電容器循環使用6000次后可仍然保持85%起始電容;組裝成的非對稱雙電極超級電容器循環2000次性能無衰減。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