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記者走進濱海經濟開發區三峽濱海200MW/400MWh儲能電站,踏入中央控制室,率先映入眼簾的是數組實時顯示各儲能單元充放電狀態與電網負荷曲線的顯示屏,三名身著工裝的技術人員端坐操作臺前,手持鼠標和對講機,緊盯屏幕,精準調度著這座巨型“充電寶”的能量吞吐。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組數據,就代表著本電站的儲能電量,旁邊的91.93%代表著目前電站充放電轉換效率。”電站負責人孟楷金手指著屏幕告訴記者,截至本月26日,電站今年已累計放電兩百余次,放電量總計8700萬千瓦時。
作為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采用組串式儲能系統方案建設的共享儲能電站工程,三峽濱海200MW/400MWh儲能電站的總儲能系統由46個儲能單元組成,共計包括46臺箱式變壓器和1080臺儲能一體柜,并配套建設110kV升壓站及送出線路。
“組串式儲能系統方案最大的優勢是采用一簇一管理的模式,每個儲能單元(一簇)都具有獨立的管理系統,這些管理系統可以獨立監測、控制和優化相應的儲能單元。”孟楷金邊走邊向記者介紹說,每臺儲能一體柜都由一個PCS(儲能變流器)單獨控制,即使這個發電單元出現故障,損失的發電量僅為單臺儲能柜的儲存電量。
能源保供關鍵在“電”。入夏以來,一般來講,光伏設施在夏季由于光照時間長和輻射強度高,因此迎來發電高峰期,然而,由于太陽能的不持續性,光伏發電系統的電量儲存和利用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
“我們電站根據江蘇省電力調度控制中心調度臺的調度指令,將光伏、風電設施在白天高發時段無法全部使用的電量存儲下來,然后‘轉移’至晚間進行更加高效的配置。”孟楷金表示,此舉措既能夠滿足晚間峰時段的企業用能需求,還能夠為企業提供較為便宜的綠電,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儲能電站的消防安全是目前比較關注的話題。在消防控制室,孟楷金向記者介紹了儲能柜的兩種消防安全系統——氣體消防系統和水浸沒消防系統。當發生電池熱失控時,單臺儲能柜配置的氣體消防系統自動啟動,以撲滅初期火災;當氣體消防系統未能控制初期火災時,則啟動水浸沒消防系統,將全柜淹沒,以避免火勢擴大。“除了依靠消防安全系統,我們還強化隱患排查。目前,全站穩定運行,未發生過任何安全風險。”孟楷金補充說。
“三峽濱海儲能電站可獨立參與電網調頻調峰,其系統安全性高、靈活性強及全生命周期內度電成本低,高度契合我縣發展需求。”濱海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在持續深化企地協同、積極探索能源保供新路徑,打造更多經濟增長點的基礎上,共同為全縣,乃至全市迎峰度夏、電力保供和電網安全穩定提供堅強有力保障。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展示國家石油化工產業形象,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