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采訪能源“金三角”時發現,由于當地蘭炭產能增長過快,加之隨著煤炭機采率的提高,該地區的蘭炭企業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原料危機。
據了解,作為一種新型的炭素材料,蘭炭可代替焦炭廣泛應用于電石、化肥等行業。在能源“金三角”地區,榆林、延安、鄂爾多斯和慶陽,“十二五”期間均規劃有蘭炭項目。“由于原料塊煤短缺,我們自3月停產至今,已虧損了好幾百萬元。”陜西榆林衡山縣隆鑫蘭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生安無奈地向記者訴苦,2008年以來,根據《焦化行業準入條件》的要求,陜西省政府累計淘汰了1700余萬噸落后蘭炭產能,但又陸續核準了累計3000余萬噸新、改、擴蘭炭項目,較之前反而增加了1000多萬噸產能,隆鑫公司也是在此期間將蘭炭產能擴至90萬噸/年的。
據陜西天元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毛世強介紹,榆林當地規劃的蘭炭產能超過3000萬噸,若全部滿負荷生產,年需塊煤近5000萬噸。而去年整個榆林市的煤炭產量才1.55億噸。即便所有礦區塊煤率都在30%以上,且所產塊煤全部留給蘭炭企業用,也不能滿足企業需求。目前即使身處煤炭腹地的神木蘭炭企業,也只能維持70%左右的負荷運行。
“我們原來規劃建設240萬噸/年蘭炭項目,但目前120萬噸/年的一期項目原料供應都難以保證。”鄂爾多斯市神冶蘭炭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志平也向記者抱怨說,地處烏海的神冶公司,可以說“扎”在煤堆里了。但由于《焦化行業準入條件》出臺后,企業為了不被淘汰紛紛擴大了規模,增大了對原料塊煤的需求,使得原來供應充足的塊煤驟然緊張。相反,蘭炭價格卻因產能過剩,始終只能維持在每噸850~900元。按1.6噸塊煤生產1噸蘭炭計算,加上人工、電費及加工成本,蘭炭企業普遍虧損。
蘭炭是目前能源“金三角”地區缺煤最為突出的產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