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10月份生產出首批產品后,公司就可以在產業鏈中分一杯羹?!?月20日,在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上,福建省宇誠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主良高興地對記者說。在這次交易會上,宇誠化工與廈門大學的聚烯烴催化劑硅膠項目成功實現了對接。
記者了解到,聚烯烴催化劑是生產聚乙烯、聚丙烯的主要原料,主要成分為硅膠載體。目前,國內還沒有企業能生產可做載體的高端硅膠,聚烯烴催化劑基本上從美國進口。宇誠化工的項目可年產高端硅膠4000噸,價格不到進口的一半,市場前景十分令人期待。
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是由福建省政府牽頭舉辦的項目對接會,旨在為兩岸交流合作搭建平臺。除了宇誠化工,在此次交易會上實現成功對接的還有福建海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與美國杜邦簽訂了擴大舒彈絲項目生產規模的協議,福建省勝達化工有限公司與上海方等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對接的年產800噸溴代沙坦聯苯項目等。
福建泉州協力二氧化碳氣體公司是福建省規模最大的二氧化碳廢氣回收精制企業,該公司通過“吞噬”石化企業煉油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尾氣,經過分離和提純,生產出純度達99.99%的食品級液態二氧化碳,實現年產值2500萬元。協力公司所取得的這些成功也得益于他們在歷屆的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上的技術對接。
除了打造各種交易會,福建省政府還通過院企合作的方式提升小微企業的技術實力。福建泉港恒河化工公司利用二氧化碳尾氣生產碳酸二甲酯;福建青松化工有限公司與福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構筑長期合作研發機制,以松節油資源深加工領域研究開發為主要目標。類似的例子在福建的小微企業中還有很多,這些科技成果成功轉換的背后,是福建省各級政府為推動企業發展穿針引線,搭建起海西自主創新這一平臺,激發出了產學研各方的活力。
小微企業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福建省小微企業占工業企業總數的90%以上,而化工行業作為國家基礎性行業,小微化企也成為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生力軍。
“勞動密集型的小微企業因增長方式粗放、產業層次不高、協作配套差、技術水平低等瓶頸問題仍較突出,客觀上已成為轉方式、調結構的難點?!备=ㄊ〗涃Q委副主任曹建平表示:“只有中小微企業轉變了發展方式,整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才會具有堅實的基礎。為此,福建省出臺了多種措施促進小微企業的轉型發展?!?/p>
今年以來,由于國內外市場需求不振,小微企業的訂單量銳減。為了讓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福建相關部門出臺一系列政策,為小微企業助力。比如,福建省知識產權局和福建省財政廳聯合頒布的《福建省企業專利權質押貸款貼息辦法(試行)》規定,擁有自主專利權的中小企業(含微型企業)將手中的專利權質押貸款可獲得貼息。邵武市工商局在福建南平率先出臺了相關《指導意見》,積極引導注冊商標權利人認識商標品牌價值,發揮商標品牌優勢,有效實現了商標權資本化。
5月31日,福建遠翔化工有限公司收到了國家工商總局頒發的2012年第181號商標專用權質押登記證,這意味著閩北單筆金額最大的商標權質押貸款落戶邵武。遠翔化工此次以注冊商標專用權為質押,獲得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邵武支行商標專用權質押貸款額度3000萬元。目前,該筆貸款一期資金1430萬元已發放到位。福建中行考慮到福建省中小微企業眾多,融資需求旺盛,今年還積極向總行爭取專項規模,以確保中小微企業貸款增量不低于2011年。
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和創投資本融合得更加緊密,在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上,紅橋新能源、盈科新材料等3只福建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投基金成立。每只基金規模為2.5億元,其中,國家和省級政府各出資0.5億元,基金主要投向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等領域的早中期和初創期企業,讓他們有機會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