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重點內容如下:
申報條件
申報主體:應為省級及以上開發區,省級開發區原則上應列入最新版《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視情可拓展至近年來新建設的、由省級及以上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門批復的新興產業園區或高新技術園區。
建設范圍:可為園區整體,也可為“園中園”。以“園中園”形式申報的,需有明確的四至邊界,建設和管理由所在園區管理機構或所在地人民政府負責。
基本條件:申報主體需在能耗和碳排放統計、核算、計量、監測等方面具備一定基礎。3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環境事故,或其他社會不良影響事件。
重點工作
對照國家級零碳園區的建設指標體系,參考《零碳園區建設指南》江蘇省地方標準的指標體系,指導各地對標開展零碳園區建設。此次申報中符合條件的園區將納入我省零碳園區培育庫,實施全程跟蹤、定期調度。鼓勵各級政府部門綜合運用財政獎補、貼息、場景開放、壯大耐心資本、政府購買服務等舉措,加大對零碳園區支持力度。
以項目儲備建設為抓手,支撐推動零碳園區建設目標有序達成。圍繞園區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推進一批電力、熱力、燃氣、氫能、供排水、污染治理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造項目;圍繞園區產業提檔升級,挖掘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未來產業培育、節能降碳改造、資源循環利用、智改數轉網聯項目;圍繞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打造一批虛擬電廠、多能互補、工藝流程再造、碳捕獲封存利用等項目。推動形成全省零碳園區建設項目儲備庫,實施項目清單化管理和滾動化更新機制,支持符合條件項目申報超長期特別國債和中央預算內資金。
以低碳零碳負碳技術創新為引擎,推動零碳園區的“四鏈”融合。鼓勵園區加大研發投入,加快零碳關鍵技術、前沿引領技術、顛覆性技術和基礎材料、關鍵裝備攻關,在源網荷儲一體化、多能互補、多能聯供、柔性生產、氫能冶金、綠色煉化、CCUS等方面取得一批原創性、引領性的創新成果。鼓勵圍繞智慧能碳管理平臺、實時電碳因子溯源、產品數字護照等智能化數字化領域開展技術創新。推動形成全省低碳零碳負碳技術庫,促進綠色技術成果轉化,為強化綠色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以應用場景為驅動,加速低碳零碳產品、裝備和技術的應用推廣。鼓勵園區根據自身特色,推行可用屋頂光伏全覆蓋、光儲充一體化、車網互動、氫能交通等典型應用場景。探索多能互補、多能聯供項目“一個窗口”審批、園區碳普惠、綠色出海服務、綠電服務站、零碳綜合服務商等政策服務場景。推動形成全省零碳園區典型應用場景案例庫,為同類型園區提供可借鑒、可復制的經驗做法。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展示國家石油化工產業形象,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